蒙古国这句话像根刺扎进心里,让我对这个"马背上的国度"的期待瞬间蒙上阴影。
草原深处的"金山"困境
地下埋着金山银矿,光是探明煤炭储量就够全球用30年,石油储量相当于中东小国。可这个人均坐拥20头羊的国家,街边小店连卷卫生纸都要从中国进货。
这里商场货架上,从螺丝钉到洗衣机清一色贴着中文标签。有次我在建材市场遇到个蒙古大叔,他指着我T恤上的汉字兴奋大喊:"中国制造!"
蒙古年轻人总爱聚在街角的"苏赫巴托广场",不是举着酒瓶就是瘫在长椅上。我房东儿子25岁,大学毕业后换了7份工作,最长干不过3个月。"工资2000块还要准时上班?"
这种心态让中资企业宁愿花3倍工资从国内带工人。有次工地招了20个蒙古壮汉,第三天就剩9个人来上工,领班气得直跺脚:"他们说昨晚喝大了要补觉!"
当飞机降落在,第一眼看到的不是期待中的草原风情,而是其他国家修建的六车道高速公路。
棚户区乌兰巴托堪称"车轮上的城市",。得益于,价值百万的豪车在这里半价就能开走。
二手日韩车丰田普锐斯在乌兰巴托生活,要学会与混乱共舞。打车就像开盲盒——任何车辆都可能成为"出租车",计价方式全凭司机心情。
都说这里是食肉者的乐园,可当我看见牧民家5岁孩子满嘴蛀牙时,才明白顿顿吃肉的代价。超市里1斤白菜要20块,水果金贵得按个卖。有回我带了包辣条分给邻居小孩,他们像发现宝藏似的舔着包装袋。
蒙古人的胃是面食砌成的!早餐标配是配咸奶茶,这种油炸面饼的酥脆程度,能让最挑剔的东北人都竖起大拇指。
最让我震撼的是牧民的"冰箱"——冬季直接把整羊冻在蒙古包外,吃肉时像削铅笔那样用刀片下薄片。
住进传统那晚,零下30℃的寒风从木架缝隙往里钻。75岁的老牧民巴特尔教我烧牛粪取暖,他粗糙的手指划过彩色玻璃窗:"我年轻时骑马走三天见不到人,现在..."他指着角落的液晶电视苦笑。
在附近的奢侈品店,貂皮大衣标价堪比北上广。但拐过街角,就能遇见醉卧雪地的流浪汉,他们宁可把钱换成烈酒,也不愿买件御寒棉衣。
SS Garden冬季的雾霾堪称"会呼吸的痛",PM2.5指数动不动很高。我的鼻炎在这里全面复发,每天擤出的鼻涕都带着煤灰。
最让我心寒的不是严寒或物资匮乏,而是某些当地人眼底的戒备。餐馆老板听说我来自中国,默默把菜单价格抬高30%;出租车司机故意绕路,理直气壮说:"你们中国人都有钱!"
有次我的车陷在郊外雪地,路过的牧民全家出动,用马匹生生把车拽了出来。作为答谢,他们邀我进蒙古包喝,端上金黄的面饼和奶香浓郁的奶干。
在这个大学教授月薪仅3000元的国度,教育成了奢侈品也是快消品。我曾拜访过某所"著名大学",所谓的教学楼竟是集装箱改造的。
离开那天,我在成吉思汗机场看见巨幅旅游广告:"纯净的草原,热情的人民"。转头望见安检员正粗暴地翻查中国旅客的行李,突然明白这个国家的困境:他们既想拥抱现代文明,又放不下刻板成见;既依赖中国制造,又恐惧经济渗透。
而我们能做的,唯有摘下滤镜,看清这片土地真实的模样。
中股网配资,股票配资是什么意思,股市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